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招商引资 > 广西突破濒危物种尖鳍鲤人工繁育技术 助力生态与种业双振兴

广西突破濒危物种尖鳍鲤人工繁育技术 助力生态与种业双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1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成功突破濒危物种尖鳍鲤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于今年4月孵化出10万尾鱼苗。这一成果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为广西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及平陆运河工程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尖鳍鲤(俗称“海鲤”),属鲤科鲤属,主要分布于海南万泉河及广西钦州茅尾海的半咸水河口狭小水域。因其生长快、肉质优、适应性强,被视为水产养殖的优良育种材料,具有极高经济与科研价值。然而,受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及人类活动影响,其种群数量锐减,自2012年起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连续列为濒危物种。

  科研团队通过对钦州原生地水域资源的深入调查,持续保护性地收集驯养尖鳍鲤野生个体,相继攻克亲鱼培育、催产孵化等难题,实现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此次突破不仅为种质资源保护注入新活力,还为平陆运河工程对尖鳍鲤原生栖息地可能造成的生态扰动提供协同保护机制——通过人工扩繁与增殖放流,维持种群数量,实现“原位+迁地”双轨保护。

  该成果是《尖鳍鲤淡化驯养扩繁研究》项目的关键进展,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繁育体系,扩大苗种产能,推动“繁育—养殖—增殖”全链发展。中心计划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生态放流,年内投放鱼苗重建种群,并深化与重大工程生态治理体系的衔接。

  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尖鳍鲤等特色鱼类的保育技术突破,正探索构建“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种业振兴”的立体发展模式,努力为南方生态屏障建设、乡村振兴及水产种业创新提供“广西方案”。

  工作人员捕捞尖鳍鲤亲鱼,为人工繁育做准备

  工作人员对尖鳍鲤雌鱼进行挤卵,开展人工授精工作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