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互动 > 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一核三强四模式”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天地

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一核三强四模式”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5-01-08作者:佚名 来源: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下凉泉村位于关山脚下的千河南岸,属陇县川源区,地理位置优越,因古泉喷涌而得名。距县城10公里,辖12个自然组,799户3117人(其中已脱贫户215户844人)。近年来,下凉泉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党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主攻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村集体资产总额2204.3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363.73万元,公益性资产856.7万元,持股人3069人),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累计达107.8万元。先后荣获五星级党组织、文明交通示范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宝鸡市“四美”红旗村党组织、好家教好家风示范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陕西省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1

  坚持“一个核心”,汇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三化四明”目标,强化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组织村“两委”及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培训,持续加强党支部“头雁”培养,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建支部,依托旱作良种实验站,培养26名有技术、有头脑、能经营的致富带头人,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带富能力,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用好“三强机制”,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底力。一是强化监管机制。摸清村集体“三资”底子,聘请第三方公司代理记账,年终一结算,年末一审计,守牢看好集体家底。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发挥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决的作用,村务账务做到一月一公开,半年一小节,全年一报告,防止集体“三资”流失,夯实集体经济发展根基。二是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制定股份经济合作章程,集体经济利润的70%用于股民分红,30%留作集体发展,每年提取一部分收益向股民养老账户分别注入50元,形成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叠加机制,杜绝“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现象。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机制。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将个人能力与工资奖金挂钩,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创办科技型农机示范社,购置大型播种机、收割机、无人机、喷杆式高空喷药机等农机具60余台(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保障服务上用心用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陇县种子工作站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把测土配肥,选育良种,科学耕作等技术落实在田间地头,让科技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四大模式”,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活力。一是土地入股模式。农户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以“入股量化”形式加入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和土地持股人协商种植,单算机械作业费,共担种植风险,共享种植成果。目前土地入股186户,入股面积1200亩,受益群众746人,亩收益由1000元增至1800元。二是土地托管模式。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只需交300元托管费,由村集体“统一耕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风险由社会保险承担,每亩产量至少900斤,产出的粮食归农户所有。将村集体中有劳动力的富余人员优先安排到生产经营中参与作业,按劳付酬,增加村民收入。2023年,托管面积3200亩,小麦亩产增加400斤,带动560户村民增产致富。三是土地流转模式。农户将土地以市场价格租赁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向农户按照土地流转合同兑付土地流转费,收益归合作社所有,年终纳入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红利二次分配,目前流转土地460亩,带动农户420户实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四是土地盘活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整治荒地进行种植,合作社承担农作一切费用,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年终纳入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五年后以土地流转模式核算。目前开发撂荒地180亩,年收益3.6万元,2023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收益突破46万元。

  在土地上做文章,从经营方式获效益。下凉泉村“统种统防”模式,降低经营风险,利用农机具优势,将社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邻村,切实解决无人耕、零散耕、耕种效率低等发展难题,将生产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下一步,下凉泉村将通过“社会化服务、资产入股、资源利用、自主经营”等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农业领域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增加收益渠道,不断扩大集体经济的影响力。土地资源“活”起来、村集体经济“富”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群众发自内心的说“务工不愁家种田,田块年底还分钱”。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