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遵义市绥阳县蔬菜产业基本情况介绍

遵义市绥阳县蔬菜产业基本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绥阳县蔬菜产业基本情况介绍

  

  

  

  

  

  

  

  

  绥阳县蔬菜产业基本情况介绍

  一、绥阳县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绥阳县近3年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51.9万亩。年均17.3万亩,年均蔬菜产量68.1万吨,年均蔬菜产值7.3亿元。2004年完成了1万公顷无公害蔬菜产地的认证,同年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证书;2005年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证书;2010年被评为中国绿色果菜之乡,2017年获农业部绥阳子弹头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完成大白菜、大葱、萝卜、鲜辣椒、法国小刀豆、干辣椒、青花菜、番茄28余个无公害蔬菜品种的认证。

  二、产业发展现状

  1、规模化蔬菜基地数量、面积、主栽品种、上市时间、总产量、主销市场、经营主体情况

  我县近三年蔬菜种植累计51.9万亩,平均每年17.3万亩。近三年商品蔬菜种植36.3万亩,平均每年12.1万亩,年均商品蔬菜总产量48.4万吨,占全县蔬菜总产量71.1%,总产值5.45亿元,500亩以上连片种植25余个,面积达2.1万亩,产量3.68万吨。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70余家,以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为经营主体,主栽品种有辣椒、甘蓝、白菜、茄子、花菜等主要上市时间为5—10月,11月—次年3月。蔬菜产品主要销往遵义、贵阳、重庆等。销售方式经济人、地头批发、经营主体直接进入遵义、重庆市场。

  2、基础设施配套及采后处理情况

  目前规模化蔬菜基地除交通条件比较好以外,基地水、电、育苗棚及采后处理设施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大部分基地修建了田间便道、排灌沟渠、安装杀虫灯等,至2017年11月共有连片蔬菜栽培大棚面积80亩;有800亩左右露地蔬菜种植区配套建设了水池、管道,其中300余亩基地安装了喷灌;建设冷库6000立方米等;育苗大棚3.3万m2。

  3、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以来,通过实施省市蔬菜项目使我县基地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洋川、风华、蒲场、旺草、郑场、茅垭、枧坝为重点的高效城郊型时令蔬菜产业带,以宽阔、太白等为重点的夏秋喜凉高效蔬菜产业带。

  

  4、产地环境及产品申报初见成效

  2004年元月贵州省农业厅认定我县60个村(区域面积1万公顷)为无公害蔬菜产地,为我县建立大规模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打下了基础。在进行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的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和正进行认证的蔬菜品种有白菜、萝卜、番茄等二十余个品种。

  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

  绥阳县地处黔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160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于大部分蔬菜的生长。

  2、独特的区位优势

  绥阳县距历史名城遵义38公里,省会贵阳180公里,直辖市重庆300公里,商品蔬菜外销交通便利。

  3、成熟的生产技术

  在计划经济时期,绥阳县农业作为遵义农业的代表,被誉为“贵州农业看遵义,遵义农业看绥阳”;近年来通过实施省市结构调整项目,加大技术培训,农户基本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能够保证蔬菜生产质量安全。

  

  4、有利的政策支持

  近年中央出台的2号文件和省政府的1号文件对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的政策支持,为我县各部门向上争取相关蔬菜项目提供了便宜。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syqt/tsny/201804/t20180423_25208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