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沃野唱“农”歌——2024年陇县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08作者:佚名 来源: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初冬时节,暖阳穿透云层倾洒而下,落满陇州大地,将一个个美丽乡村照耀得闪闪发光,仿佛述说着向美而行,向高而进,向农而兴的精彩蝶变……
龙腾织锦绣,沃野唱“兴”歌。今年以来,陇县农业农村系统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以人居环境美、乡村建设美、乡风文明美,特色产业强、集体经济强、党建引领强“三美三强”为抓手,高擎改革之笔、饱蘸创新之墨、铆足实干之劲,合力拼出了粮丰、业兴、村美、民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坚守底线固成果
“苟大哥,你女婿的病咋样了?家里还有啥困难吗?”“病好得差不多了,恢复得很好,都好着呢!”近日,固关镇殿咀村第一书记冯金平来到村民苟存良家,详细询问一家人近期的生活状况。
2024年7月,苟存良的女婿何贵宝不幸突发脑溢血,尽管通过医疗保险等政策报销了部分费用,但由于后期治疗花费大,加之苟存良和妻子苟让娥都是肢体残疾三级的残疾人,常年在家靠务农维持生活,女儿要照顾3岁和1岁的两个小孩,可屋漏偏逢连阴雨,7月23日全县普降暴雨,致使苟存良家种植的玉米绝收,家庭唯一劳动力何贵宝又患病无法外出务工,种种困难压得这户无法喘息,家庭收入骤减,存在致贫风险。
冯金平在排查中得知后,立即进行上报,经各级综合研判后,苟存良家很快被纳入监测对象,为帮助他家尽快走出困境,镇、村干部与县级相关部门对接,为其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医保政策补贴和报销;给苟存良全家申请了低保;为苟存良申请小额信贷5万元,用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同时对接县残联申报了残疾人阳光增收奖励3000元。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苟存良家的致贫风险得以消除。
“多亏了国家政策好,不然我们这个家可咋办呀。”苟存良谈到他们享受党的好政策时激动地说到。
脱贫攻坚成果稳得住,乡村振兴方可期。陇县推行“三四五”工作法,紧盯监测“红线”,筑牢返贫“防线”,守住致贫“底线”,打好增收“高线”,持续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把“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贯穿始终,始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新纳监测对象83户274人,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146个1.6亿元,发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助7117人355.85万元,新增小额信贷2975笔1.47亿元,为392户监测户发展到户产业,发放补助资金109.68万元。让脱贫攻坚成果“成色”更足,幸福生活“底色”更亮。
科技赋能“慧”沃野
走进欣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一块数字大屏,几十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日照强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农作物生产环境智能调控,高标准农田里,指尖在手机轻轻一点,植保无人机从农田上空飞过,一次性完成灌溉喷药施肥,电商直播间,新农人变身新网红,让大山深处的土特产漫步“云端”,飞向千家万户……时下,在陇县,可以找到许多智慧农业新场景,从人工种植到机械操作,从“靠经验”到“看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种植不用土、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播种不弯腰……陇县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向科技要产能、要质量、要效益,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油豆果菜”复合种植、深化“五良”集成融合,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购置各类农机具223台,建立“3335”小麦宽幅沟播核心示范区2万亩,“5335”玉米增密度、地膜科学使用、粮油主体单产提升示范区6万亩,引进小麦试验新品种110个、玉米新品种110个、油花两用春油菜新品种11个、冬油菜新品种10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13亩,建立30个百亩田、10个千亩方、1个万亩片,49.5万亩粮食喜获丰收,总产11.9万吨,以“数”赋“农”,绘就有“智”更有“质”的别样丰收图景。
农旅“融”出新IP
冬日的陇县,虽天气寒冷但产业热力升腾。田间、大棚、乡村,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群众告别了“冬闲”的传统,书写着“冬忙”致富经。走进东风镇刘家咀蔬菜保供基地,连片的菠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采收、整理、打捆、装车;八渡镇杨家庄以百亩药材花海为中心,建成了水上餐厅、彩色沥青步道、星空帐篷、旅游单车、烧烤营地等多个乡村旅游休闲体验项目,年吸引游客上万人,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万元。固关赶集、天成美食、新集康养……各种形式体验田园的浓浓诗意。陇县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了以发展土特产为基础,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新业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建立万亩线辣椒、大蒜产业带,千亩马铃薯、蔬菜保供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2万亩,羊肚菌1200亩、中药材1.6万亩,陇县线辣椒获评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支合赢辣椒、陇州欣绿香菇等8个农特产品纳入“宝农优品”品牌。打造了八渡山水田园游、固关古镇红色游、新集禅修康养游、天成生态观光游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新IP,综合收入超过1000万元,实现了农区变景区、青山变金山、田园变公园。
和美乡村焕新颜
“村里的变化真不小,以前我家门口垃圾乱堆,现在你看,我们的房前屋后改造得像花园一样,旱厕改成了无害化卫生厕所,路越修越宽,还建了个广场,日子是越来越舒坦了!”说起八渡镇杨家庄村的变化,刘大爷滔滔不绝。
是什么原因让杨家庄村变得如此美丽?“这是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蝶变”,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芳军说。
家美、院美、路美、村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杨家庄村的蝶变,既是陇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剪影,也是“千万工程”经验落地生根结出硕果的一角。
陇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聚焦村庄清洁常态化、厕所垃圾污水治理长效化、设施管护物业化,扎实开展“一拆两清三开发治四乱”行动,坚持一片一特色、一线一景观,集中打造东部“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农旅融合示范群、中部“乡村建设+休闲观光”的美丽宜居示范群、西部“乡村治理+特色农业”的善治乡村示范群和北部“股份合作+一村一品”的集体经济四个示范群,培育了“蜂富八渡”“荞香河北”“自然天成”“永盛固关”和“国潮新集川”等一大批和美乡村示范镇。新建农村无害化厕所1661座、公厕13座、镇级垃圾运转站7个、压缩站7座、填埋场1座,新购买垃圾转运车59辆、垃圾箱1280个、垃圾分类收集桶4222个,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325个、企业11户、交易市场1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968.34吨,获评村庄清洁行动市级先进县,下凉泉、张家山、纸沟村创建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农村改革结硕果
改革出成效,农民得红利。东风镇下凉泉村探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转、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扶贫资产租赁“五大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每年村集体拿出65万元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费各补贴50元、30元,让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红利,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务工不误家种田,田块年底还分钱”。
陇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强化改革思维,深化农村改革,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803.03万元,涉及9镇25个行政村,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2751.51万元,百万元以上的“示范村”3个,5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6个。持续推进天成镇关山村、河北镇庙坡村等11个村职业经理人聘用试点,深入开展农村集体合同清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推广运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追缴合同欠款1316.35万元,推广产业带动、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鹏盛家庭农场等6家创建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强农有我绽精彩
“刚入职就赶上局系统举办的庆丰收、迎国庆”系统文艺会演
陇县农业农村系统强化“强农兴陇有我”宗旨,以“强农兴陇大家谈”专题学习、强农兴陇建新功”业绩比拼和“强农兴陇树先锋”形象展示为抓手,举办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学党纪、铭初心、庆七一”书画摄影作品展、“庆丰收、迎国庆”系统文艺会演及“强农兴陇大家谈”专题学习10期,培训系统干部职工1000余人次,充实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陇县智慧农业示范推广服务有限公司获评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陇县种子工作站被评为全省种子系统先进单位。
“农”墨重彩下,希望的田野,谱写着丰收的赞歌,和美的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随处可见“千万工程”生动实践的深深印迹,产业之基不断夯实、生态之美愈发彰显、共富之路越拓越宽,托起广大群众“稳稳的幸福”,乡村振兴的新愿景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接续奋斗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上一篇: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