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百科 > 宝鸡市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

宝鸡市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8月31日,省市县鲜食玉米方面专家齐聚太白县,对太白县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鉴。参加会议的专家有省农技总站副站长王阳峰、信息科副科长杨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赵利民、市农技中心主任刘旭科、副主任何爱胜及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种植大户等40多人。对12个品种进行了现场品鉴,选出了品味甜、糯性强、穗型好、成熟期适中的优良品种,为下一步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市鲜食玉米发展迅速,在省农技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市县农技部门密切合作、联合攻关,在我市太白县、陇县、眉县、麟游县、凤县等县区开展鲜食玉米示范基地创建,建立示范基地8个,目前全市发展鲜食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品质好。我市生产的鲜食玉米具有口感脆、品味甜、气味奶香等特点,鲜食玉米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周边区域。二是面积大。我市鲜食玉米产业规模呈逐年扩大,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由弱变强,2021年发展鲜食玉米3万亩,约占全省的30%。三是效益高。农户种植鲜食玉米可实现亩收入3000元左右,相比种植籽粒玉米亩收入多1000元左右,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四是全产业链发展。从品种筛选到技术推广,从育苗自种到育苗销售,从收货采摘到分拣加工,从客商订单到电商销售,提升产业的价值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五是销路畅。依托高山蔬菜品牌建设,大力开展产品宣传推荐,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通过冷链运输,80%产品销售到西安、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供不应求。六是作用大。着眼高山区域丰富蔬菜种类和根肿病防治两大课题,将鲜食玉米嵌入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当中,成为配菜必需和轮作倒茬必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七是体系健全。依托“校地企”三方合作,构建鲜食玉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成了鲜食玉米栽培的“密品种、覆厚膜、缓释肥、机械化”四大技术,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对于我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宝鸡市发展鲜食玉米前景广阔,一是自然气候适宜,特别是太白、凤县、陇县等高山区,水、光照等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生态好,生产出的鲜食玉米甜度更高、糯性更强、口感更好;二是交通便利,有利于鲜食玉米在省内外销售运输,缩短了收储运时间,保证鲜食玉米品质;三是适宜种植品种多,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如米哥、金冠218、正甜89、澳甜糯65、万糯2000等新优品种均适宜宝鸡区域种植;四是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健全,通过实施良种化、延长产业链、储藏包装、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升市场占有率。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jstg7133/20210908/97732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