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印发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农技发〔2020〕31号)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各市、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晚稻生产田间管理,夺取晚稻丰收,现将《2020年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20年9月16日
2020年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从全区14个市水稻生长动态监测点监测的情况看,当前我区晚稻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中后期,桂南、桂中迟插部分处于露晒田阶段至幼穗分化初期,桂北晚稻大部分进入幼穗分化后期或已抽穗扬花。针对当前晚稻生产特点,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迟插部分晚稻要及时露晒田控苗
目前桂中、桂南迟插部分晚稻要及时露晒田控苗,防止无效分蘖消耗营养过多。晒田程度要因土质、肥力、苗势而定,肥力低、苗势弱的实行适露轻晒;肥力高、苗势旺的要适当重晒,达到叶色明显“落黄”,以控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强植株抗倒能力。
二、幼穗分化期要适当增施穗肥和钾肥
对于进入幼穗分化期的晚稻,在幼穗分化初期(倒4叶~倒2叶)要根据禾苗叶色、长势情况和幼穗分化进程,确定施用穗肥的品种与用量。对于一类禾以钾肥为主,每亩施氯化钾3~5公斤;对于叶色落黄的二类禾,每亩施尿素、氯化钾各5~6公斤或等量的复合肥;对于群体较少、禾架较矮的三类禾,则适当增加穗肥数量,每亩施尿素、氯化钾各5~8公斤。
另外,生长较差的三类禾苗田要在增施穗肥的基础上,在抽穗灌浆期每亩用1公斤尿素加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穗肥和叶面肥“一攻三喷”,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
三、中后期要严防病虫发生蔓延
当前是晚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报,及时选用高效对口的农药准确防治。特别是当前稻飞虱的虫口基数较大,极易发生代次叠加、为害加重和大面积爆发蔓延的风险。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宜选用井岗霉素、春雷霉素、稻瘟灵、咪鲜胺等;防治稻飞虱宜选用烯叮虫胺、吡蚜酮、噻嗪酮等;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宜选用苏云金杆菌、甲维盐、氟苯虫酰胺、丙溴磷等,稻纵卷叶螟重发区推广氯虫苯甲酰胺(康宽)。
四、当前仍要切实抓好洪涝灾害的防范
当前我区仍处于主汛期,甚至到十一月上旬我区的晚稻在收割前也有可能遭遇台风、暴雨的不利影响,各地必须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台风、暴雨和洪涝灾害的防范工作,要提早加固、加高田基,疏通田外排灌沟渠和田边四周排水沟、田中畦沟(十字沟、丰产沟),沟沟相通,内沟高外沟深,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五、要提前做好晚稻“寒露风”防御工作
我区晚稻易受寒露风危害,各地应予以高度重视。从现在开始,各地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寒露风预测预报,提早落实各项措施防范“寒露风”的为害。干冷型“寒露风”到来前,以水调温、调湿,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抵御寒露风为害。即在“寒露风”到来前1~2 天,灌7~10 cm深水,待“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浅。如果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则采用日排夜灌方式保护田间温度。另外,也可采用人工喷雾、人工喷灌方式抗击“寒露风”。湿冷型“寒露风”到来前,要挖好田边、田中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在破口抽穗期遇上“寒露风”,于风前2~3 天每亩用“九二O”(赤霉素)1~1.5 g兑水50 公斤喷雾,可加快抽穗速度。对已受害而不能齐穗的晚稻,在寒露风过后每亩喷施“九二O”1~2克,可有效减少包颈现象。“寒露风”过后适当进行根外追肥,或施用适量钾肥,有利于恢复稻株活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wjtz/t62803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