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特色产业“三季”促农牧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1-12-03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红原县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特色产业“三季”促农牧民增收。
一、万亩牧草变“金草”促收割季。红原县依托牧草产业园区,建设集新品种示范、推广、商品草供给、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农机服务、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牧草产业园区,着力打造高原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体系。牧草产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科技支撑、政策扶持、企业运作、基地、农户参与的方式,着力培育壮大县域益众农机服务合作社为主的草业企业,积极建立“企业+科技+基地+农户”抱团发展的联农带农发展新模式,预计2021年园区总产值达635万元。依托红原县益众农机服务合作社在经营管理和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发展基地配套服务产业,开展机械化播收、技术指导和示范等社会化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基地实施人工种植牧草年产优质牧草1000余吨,收益达200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100%,合作社成员通过牧草产业园实现就近务工年收入2-3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形式,每年给当地村民带来100余万元稳定收入。
二、活畜交易市场流通平台促交易季。红原县在绿色产业园建立高原大型活畜交易市场流通平台,给区域广大牧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市场,使广大牧民群众能及时了解最新牦牛销售信息,促进牧民群众活畜效益显著。近期,牦牛日平均交易量达5000头以上、马16000匹、羊500只,日平均交易金额达3千万元以上,带动了县域6780户牧民发展养殖业,平均每户牧民增收5000余元。
三、初深加工企业屠宰促加工季。红原县依托麦洼牦牛优质资源,围绕特色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麦洼牦牛产业全产业链体系,大力培育以深加工企业为主的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目前,县域农产品加工9家企业带动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养殖集体经济的联农带农模式得到有效衔接,预计2021年屠宰量可达3万-4万头(只)以上,年销售额达2.4亿。
红原活畜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藏区第一个现代化、规模化、人性化的畜牧交易区,阿坝州第一个产游结合畜牧体验交易区,西部第一个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产业与互联网+示范区。牧草产业园区带动红原县益众农机服务合作社成为阿坝州第一个有机饲草市场化服务中心,青藏高原第一个县域草场流转系统化服务示范中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706/2021/11/1/ed8ef18fa2a543b4b92a01b26e3036b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