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持续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2021-12-02作者:佚名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这几天,每天都有三五只小羊羔出生!”日前,定远县池河镇半面店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殿武,谈到全村产业发展时喜笑颜开。
今年初,半面店村兴办养殖合作社,引进了10头波尔山羊种羊,眼下可下崽的母羊已有40多头,年底可出栏300头。自2016年脱贫出列以来,半面店村特色产业接续发展壮大,今年又建起两个养鹅大棚,还流转30多亩土地发展特色种植。
滁州市通过落实发展产业和转移就业两大举措,提高出列村集体和脱贫群众收入。该市明确,县级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比在不低于50%的基础上逐年提高,规划、发展、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鼓励支持农家乐、民宿等已有产业提档升级。同时,重点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农民增收。定远县超前谋划,围绕规模化、高水平建设产业项目,以“猪、鹅、虾、菌、草(秸秆)”五大产业为抓手,培优培强一批新业态、高产值产业项目。今年,定远县已谋划产业项目124个,总投资4.68亿元。
该市强化帮扶措施,持续开展入户帮扶,做到帮扶工作不停顿、帮扶力量不减弱,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不被侵占。全市各地深入探索“企业+扶贫资产”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全程化管护的工作方法,加快“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企业+扶贫资产”双赢。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用工单位优先使用当地脱贫和易返贫劳动力,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提高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水平。目前,全市已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5415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1081人,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6702人。
2016年以来,滁州市先后建设781个到村产业项目、465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7个电子商务网点、69个扶贫车间,累计带动了26.4万人次通过创业、就业、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
·编后·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体系至关重要。滁州市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探索扶贫经营性资产稳定增值方式,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稳定就业,让特色产业更好地发挥兴村富民作用。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56566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防返贫特色产业如何“见特效”
下一篇: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收入增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