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兴乡干出一番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1-12-29作者:佚名 来源: 农业农村部
乡村振兴怎么干?如何才能让“三乡工程”推进得更好?怎样结合自身走出富民强村的新路?
今年2月市委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西宁市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精气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三乡工程”,摸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西宁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企业兴乡”这一关键节点上,西宁的实干家、企业家们纷纷抢抓时间,你追我赶,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企业兴乡干出了一番新天地。
在前不久大通县召开的“三乡工程”恳谈会上,数家企业签约助力“三乡工程”,并为“三乡工程”市民下乡示范企业、回乡奋进企业家、拼搏兴乡企业颁发荣誉牌。来自安徽的任玉喜所在的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拼搏兴乡企业”荣誉称号。该企业正承建和经营大通县重点打造的一处新型温室集中连片基地。
“我们流转上千亩土地,每亩地的流转费有800多元,这比之前农民在地里辛苦一年的收入还要多。”任玉喜说,除此之外,当地农民可以在温室基地内务工学技术,还能获得工资收入。
企业兴乡,百姓最能尝到甜头!大通县景阳镇村民保吉栋是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将村里240多户村民全部纳入合作社,流转土地、安排工作,村民的年均纯收入从原来的两三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七八万元。
“目前已经有景阳镇6个村的10个合作社加入了联合社,接下来,我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增加收入。”保吉栋说。
一家富不算富,整体致富才是真的富!乡村振兴,不能靠一个人、一群人,而是要集聚全社会的力量,一鼓作气,全力以赴!
为了给企业提供最大的扶持力度,今年3月,西宁市通过《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并出台30条措施,如对鼓励市民下乡以租赁、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休闲创意、养老养生、农家乐、小型加工项目等产业,给予5万元—10万元贴息贷款金融支持。
有了政府的支持,企业兴乡的步子迈得更大!
今年9月,在全省首家镇域经济“三乡工程”招商推介会上,青海捷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主动申报一项投资1500万元的绿色农业、休闲观光、果蔬采摘、天然氧吧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他说:“作为一家本土建筑企业负责人,我亲眼见证了大堡子镇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应该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一条条规划出台、一张张蓝图绘就。
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今,湟中田家寨千紫缘种植园、大通现代化奶牛场基地、陶北村河湟文化步行街、湟源日月山下24庄廓院……一座座厂房在乡间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养殖基地建成、一排排农家院在村口落成。昔日破旧的土屋被拆迁、土地被流转,村民当上了“小老板”,足不出户就有了一份工作,年底还有不少的分红收入。
自“三乡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三乡工程”呈现稳步推进,势头良好,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4个美丽城镇、88个高原美丽乡村、1.1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推进50个农村“老年之家”,健康乡村及农村教育项目建设。打造云谷川印象小镇、日月山下24庄廓等河湟精品旅游民宿7个,实施乡村旅游项目25个。成功打造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并对全市22家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授予“河湟田源”区域公用品牌授权。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车向贤表示,“三乡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工作载体,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是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三乡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又一重要成果。立足青海河湟流域现代蔬菜产业集群西宁核心生产区建设,西宁将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宁乡村振兴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12/t20211229_638592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