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关于开展2022年湖北省水稻绿色防治技术试验示范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2年湖北省水稻绿色防治技术试验示范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06作者:佚名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各有关县、市植保站:

  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水平,2022年我站继续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技术田间试验示范,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示范技术和试验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和毒•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

  二、示范地点和要求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试验分别在仙桃市、石首市、咸安区和黄梅县开展试验,毒•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示范主要在我省各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具体方案见附件。

  在田间活动结束后,对所开展的试验示范工作进行总结,将加盖单位公章的试验报告报省站防治科,同时发送电子版.

  三、联系方式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防治科:万利,联系电话:19945013542;电子邮箱:hbfangzhike@163.com。

  

  附件:1.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方案

  2. 毒•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田间示范方案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2022年4月26日

  

  附件1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方案

  

  为了验证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田间实施效果,合理修订绿色防控方案,特开展本试验。

  一、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安排在仙桃市、石首市、咸安区和黄梅县。

  二、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

  试验作物为中稻,选择当地常规种植水稻田块试验。试验田水稻品种、播栽期、农事操作与常规种植相同,土壤性质和肥力均匀一致,条件良好。防治对象为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病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虫害包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三、试验设置

  试验设置绿色防控区、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处理间用田埂或水沟隔开。不设置重复,空白对照区域不采取任何防治病虫措施,其他管理措施与农户常规管理一样。

  1. 绿色防控示范区。

  种子拌种处理。用生物菌剂进行拌种处理,拌种量按说明书配比使用。

  在水稻全生育期做好病虫害防控,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科学选择防控措施,防治药剂全部选用生物农药,种类在下列供试试验药剂中选择。

  2. 常规防治区。

  常规防治区按农户习惯施药方式进行,其他管理同农户常规管理模式。

  四、试验药剂

  1. 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绿僵菌421),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2. 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短稳杆菌),镇江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 3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24%井冈霉素A、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毫升(KN-03)科微康(拌种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沈阳同祥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6. 1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7. 1.5%苦参碱可溶液剂、14-羟基芸苔素甾醇(生长调节剂)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五、调查方法

  虫害调查:二化螟调查方法参考国家标准,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法,统计枯鞘、枯心(白穗)数量;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共调查5点,每点调查20丛,统计活虫数、总叶片数、卷叶数,计算卷叶率和防效。

  病害调查: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共调查5点,每点调查5丛,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病情指数,计算发病率及处理区防效。

  产量调查:水稻收获期,用收割机对每个处理分别收割,人工晾晒后称重,折算出单位面积产量。

  六、防治效果计算

  1. 二化螟:

  防治效果(%)=[对照枯鞘、枯心(白穗)率-处理区药后枯鞘、枯心(白穗)率]÷对照枯鞘、枯心(白穗)率×100;

  2. 稻纵卷叶螟:

  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卷叶防效(%)=(对照区卷叶率-处理区卷叶率)÷对照区卷叶率×100;

  3. 稻飞虱:

  防治效果(%)=(对照区活虫数-处理区活虫数)÷对照区活虫数×100;

  4. 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值)×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附件2

  毒•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田间示范方案

  

  通过水稻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产品的实施,控制水稻螟虫为害,少施或不施化学农药,与其他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一套可行的集成方案,总结经验,辐射带动周边水稻种植区加快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水稻生产产量与质量安全。

  一、示范地点、作物和防治对象

  试验地点主要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水稻)、省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县和部分已开展应用的县市。地点如下:石首市、蕲春县、通城县、安陆市、宜城市、枝江市、当阳市、沙洋县、龙感湖管理区、荆州区、鄂州市、潜江市、监利县、大冶市、武穴市、襄州区、枣阳市、利川市、随县、京山市、公安县、松滋市、仙桃市、洪湖市、应城市、汉川市、黄梅县、天门市、蔡甸区、崇阳县、团风县、浠水县、钟祥市、云梦县、江陵县、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新洲区、黄陂区。

  试验作物为早稻、中稻和虾稻田,土壤性质和肥力均匀一致,条件良好。防治对象为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本次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水稻)示范面积按当地区域选择合适的面积,对照区面积为1亩。对照区通常采用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水稻病虫。

  二、示范技术产品

  毒•蜂杀虫卡(生物导弹),由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三、示范设计方案

  本次示范设核心示范区应用毒•蜂杀虫卡防控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一)放蜂时间

  当田间诱捕器首次诱到二化螟成虫时,即为放蜂时间。

  (二)放蜂量

  10000-15000头/亩/次。

  (三)放蜂次数

  共3次。首次放蜂后,间隔5天投放第2次,再间隔7天投放第3次。

  四、应急预案

  在投放毒•蜂杀虫卡后,7-15天调查发现,田间二化螟幼虫100头/亩以上时,应用药剂补放一次。

  五、调查方法

  (一)诱捕器诱蛾量调查。

  在核心示范区观察诱捕器诱蛾情况,每天查看一次,确定见蛾时间。

  (二)赤眼蜂寄生率调查。

  在田间查找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卵块各10处,并做定点标记,分别在投放第二批生物导弹7、15天后,调查标记处卵块赤眼蜂寄生率,并持续观察卵块孵化情况,并做记录。对照田做相同调查。

  (三)虫害危害率调查。

  在螟虫、稻纵为害稳定后,在示范田及对照田均按五点取样,每样调查20丛稻株,调查水稻枯鞘率、白穗率、卷叶率等。

  六、示范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效益分析

  示范结束后,统计分析调查数据,评估示范田整体防效,并统计示范田经济效益,出具示范报告,总结示范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204/t20220428_410297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友情链接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