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 推行“水稻+”模式 冬闲田变“增收田”
发布时间:2022-03-09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月25日,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大枧村村民热火朝天地在蔬菜田里对成熟的芥菜进行采摘、打包装袋、外运。
秋收之后,不少稻田被闲置过冬,成为冬闲田。恭城瑶族自治县通过引导种植业主、村民把冬闲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时令蔬菜,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栗木镇在稻谷收割后种上了芥菜、包菜、菜花等蔬菜作物,为群众增收拓宽渠道。据悉,2021年,该镇蔬菜种植面积超3万亩,蔬菜产量达15万吨,每亩增收约2万元。
在该县龙虎乡龙岭村蔬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豌豆苗长势喜人。这是村民王建瑶去年在种植完水稻之后种下的,除了豌豆苗,还有菜花,一共1000多亩。现在基地吸收100多名周边村民就业。王宗是龙岭村村民,去年年底从广东打工回来后,就一直在基地里忙活着。“2021年9月份我开始在这里工作,大概每个月增加了1000多块钱收入。工作很轻松,也能照顾家里。”在基地务工的王电英对这份“双赢”的工作很满意。
“今年蔬菜基地喜获丰收,从这里产出的蔬菜被端上西安、上海和香港等地市民的餐桌。”王建瑶告诉记者,今年的冬闲田能产出蔬菜1100多吨,产值约500万元。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高度重视耕地轮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最大限度利用冬闲田推出“水稻+”模式,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双赢目的。接下来,该县还将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项目支持、建立示范基地等措施,推进“水稻+”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13573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1-09米脂:一粒小米的产业链之...
- 2025-01-09“一个苹果”串起的产业链...
- 2025-01-08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民宿...
- 2025-01-08榆林好物亮相杭州,全国年...
- 2025-01-08富县:果业取佳绩 硕果累...
- 2025-01-08延长:严格开展节前抽样检...
- 2025-01-08延安:甘泉县踏雪送技助力...
- 2025-01-08组织案件回访监督 严格规...
- 2025-01-08【问计问需下基层 助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