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2-23作者:佚名 来源: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各市、州、县(区)植物保护站(局):

  为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22年将继续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活动,整县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工作,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提升服务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工作组织推进

  (一)加强组织发动。各市、州植保机构应按照《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工作方案》(附件1)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采取发动、调研、抽查、督导等方式推进创建工作。参与创建活动的有关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统防统治整县制建设工作。省站将对“统防统治百强县”在资金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

  (二)加强工作推进。各级植保机构要结合本地实际,以资金补助、物资扶持、培训指导、促进市场化运营等方式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要加强本地统防统治技术指导服务,对政府采购的统防统治服务要做到全程监管,将采购调研、招投标相关文件、中标文件、统防统治实施过程、防治效果评价等材料进行整理存档。

  二、严格审核报送材料

  参与创建的县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整理准备申报材料,报送所属市、州植保站。各市、州植保机构对本辖区参加创建县申报材料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并以正式文件将通过审核的创建县申报材料报送省植保总站药械科。

  三、申报材料有关要求

  申报材料需汇编成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工作总结。总结创建情况,包括落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职责任务情况;县域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工作推进情况,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具体做法,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属地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档备案工作完成情况、发展运营情况(服务规模、能力和成效),服务电子档案建立情况;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情况等方面。力求内容全面、突出亮点,能充分体现创建的工作措施、过程和结果。

  (二)通知与文件。围绕百强县创建,县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发动、引导支持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文件。

  (三)图片展示。百强县创建的相关照片,每张照片添加图注,可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展示。

  (四)附件材料。按照创建工作方案要求,附上加盖县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州级植物保护机构公章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申报表》(附件2)原件、相关佐证材料(附件4)复印件。

  四、按时提交材料

  纸质材料:将汇编材料纸质版3套寄送至省站。光盘等可与纸质材料一并寄送。

  电子材料:将汇编材料中的工作总结和附件2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hbyaoxieke@163.com)。

  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20日。申报材料不予退还,请自行留底。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谢原利、张欧

  联系电话:027—87395680

  邮寄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521号

  邮    编:430070

  

  附件:1.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

  工作方案

  2.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申报表

  3. 填表说明

  4. 证明材料清单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2022年1月26日

  附件1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

  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和《“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安排部署,种植业管理司会同我中心将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组织主体、专业服务”的原则,以实现虫口夺粮和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和病虫害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区、主要发生危害区为重点,以推进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为主攻方向,以资源整合、技术集成、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深度融合,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发挥其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整建制推进统防统治服务提档升级,推动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创建县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5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统防统治区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农民自防区减少30%。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国粮食主产区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进一步壮大,服务面积大幅提升、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农药减量增效和植保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创建内容

  (一)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指导与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所属的植保机构要加强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管理,并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服务,规范服务行为。要积极争取并协助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落实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物资补助等扶持措施,整合资源,科学设置项目,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提升防治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所属区域统防统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更好引导专业化防治服务发展。重点支持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从开展病虫代防代治向承包防治服务拓展,从单一用药防治向绿色防控拓展,从单一病虫害防治服务向全程农业综合服务拓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向纵深发展。

  (二)提升防治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

  县级植保机构要对属地登记注册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掌握所在地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基本情况和年度开展服务情况,指导他们登录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系统,报送相关信息,形成电子档案。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主体地位,引导防治服务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扶持一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技术优化、收费合理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三)提升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水平。

  开展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提升防治装备现代化水平,从施药源头减少农药使用量。发挥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补助资金、农机购置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作用,重点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购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航空施药机械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加快施药机械更新换代,提高专业化防治服务能力。组织栽培与植保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适合新型施药机械作业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创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产创建新模式”。

  (四)提升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水平。

  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优质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作物为重点,以专业化防治服务为主要形式,以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为重点内容,集成推广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深度融合,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种植业提质增效。

  四、工作进度和要求

  (一)进度安排。

  1月份,下发工作方案。

  2—10月,开展创建。各县按照创建目标和内容积极开展“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

  11月,组织申报。凡是达到“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指标的县,均可向省级植保机构申报,前两年已创建达标的县不再申报。填写“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申报表(附件2),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4),经同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连同参评材料于2022年11月20日前报送各省(区、市)植保机构。

  各省(区、市)植保机构组织本行政辖区参评县进行审核,并将通过审核的创建县推荐表(按顺序排列)和参评材料一式两套,于2021年11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报送全国农技中心。

  12月份,审定公布。在省(区、市)植保机构推荐基础上,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指导下,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评选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并发文公布,择机在全国植保双交会上统一授牌。

  (二)相关要求。

  一是精心组织。各地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做好“统防统治百县”创建以及申报和初评推荐工作。

  二是严格把关。县级植保机构应严把申报关,开展现场考核,征求群众意见,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准确;省级植保机构要加强对送审材料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确保评选结果公信力。

  三是做好公示。各地各级植保机构应开展公开遴选、推荐,倾听公众意见。全国农技中心将在全国农技推广网等相关媒体,公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县”名单。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各省(区、市)农业植保机构要高度重视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抓好推进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

  落实好病虫害防控专项补助资金,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补贴项目实施,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扶持设立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广病虫全程统防统治服务模式,特别是加强适应高效植保机械作业的“高产创建新模式”推广。

  (三)强化指导服务。

  各级农业植保机构要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供必要的病虫发生趋势、防控技术等信息服务,协助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科学防控。引导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使用高效施药机械、选用对路农药、推广轮换用药、适时施药,以及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性诱、色诱、光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综合防控水平。

  (四)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病虫害全程统防统治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氛围。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注重挖掘鲜活案例,总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

  附件2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申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盖章:       

  申报县名称


  农业农村局局长


  联系电话


  植保站站长


  联系电话


  属地防治组织数量


  建档立卡组织数量


  田间作业人员数(人)


  达到《办法》要求人员数


  大中型机械(台)


  日作业能力(亩)


  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万亩)


  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

  防治面积(万亩次)


  水稻种植面积(万亩)


  水稻防治面积(万亩次)


  小麦种植面积(万亩)


  小麦防治面积(万亩次)


  玉米种植面积(万亩)


  玉米防治面积(万亩次)


  外来防治组织跨区服务面积(万亩次)


  种植大户、各类农场、基地统防统治面积(万亩次)


  三大粮食作统防统治

  覆盖率


  三大粮食作绿色防控

  覆盖率


  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


  其中防治服务占比


  小麦统防统治覆盖率


  其中防治服务占比


  玉米统防统治覆盖率


  其中防治服务占比


  水稻统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农民自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小麦统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农民自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玉米统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农民自防区亩均用药量

  (折百量克、毫升/亩)


  推荐单位意见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联系人

  姓名:               电话:

  创建工作总结摘要(限1500字)


  附件3

  填表说明

   

  1.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田间作业人员、规范管理制度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以及具备相应能力和水平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农场和各类种植基地等,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适期开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病虫害统一防治行为,是提高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题,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产量损失和农药用量的关键措施。

  2. “达到《办法》要求人员数”是指达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第六条要求的人员的数量,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田间作业人员应当能够正确识别服务区域的农作物病虫害,正确掌握农药适用范围、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专业知识以及田间作业安全防护知识,正确使用施药机械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用品。

  3. 大中型施药机械:主要是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不包含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等小型施药机械。日作业能力大于50亩的半机械化药械包括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杆喷雾机、各类(担架式、推车式、车载式)动力喷枪喷雾机等。其他类大型药械包括悬挂式(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大型风送式弥雾机、直升机、动力伞、三角翼等。

  4. 统防统治覆盖率:是指某一行政区域(省、地市、县)内种植的某种农作物的全生育期,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万亩次)占该作物病虫害总防治面积(万亩次)的百分比。

  5. 某种作物的统防统治面积应包括属地以及外来跨区的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的防治服务面积,加上种植大户、各类农场、基地所开展的统防统治面积。

  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的防治服务面积可依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种植大户可以从所属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当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相关数据获取。种植大户是指一年一熟地区露地规模100亩及以上,同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日作业能力大于100亩/日;一年二熟及以上地区露地50亩及以上,同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日作业能力大于50亩/日。

  6. 其中防治服务占比是指属地以及外来跨区的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的防治服务面积占全部统防统治面积的比例。

  附件4

  证明材料清单

   

  1. 农业农村部政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中的植保植检信息管理系统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子系统中,下载的全县专业化防治服务统计表(目前尚未上线,可以在原管理系统中填报)。

  2. 属地专业化防治组织备案表。

  3. 每个防治组织抽取一份防治服务合同和田间作业记录档案的复印件。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zbzh/202202/t20220217_4002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