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广州市农科院打造中国菜广州“芯”

广州市农科院打造中国菜广州“芯”

发布时间:2022-02-15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冬日暖阳,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下称“市农科院”)南沙基地的数百亩试验田上,各类菜心试验品种郁郁葱葱。菜心育种专家张华、郑岩松正和技术工人在田间查看菜心留种情况。当下是广东特色蔬菜——菜心,大量上市的时节。少为人知的是,中国大陆70%以上的菜心品种原种,港澳地区50%以上的菜心品种原种,正来自这个市级农科院。

  助力老广实现“菜心自由”

  百粤时蔬数菜心。菜心是老广的最爱,常年在岭南蔬菜市场供应中居首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实现菜心的周年均衡供应是广东“菜篮子”面临的主要难题。广东夏季高温多雨,而菜心喜冷怕热、不耐雨水。曾经,夏天的一棵优质菜心堪称“奢侈品”。

  1960年,市农科院(前身)成立,此后便一直致力于菜心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工作。老一辈育种家彭谦收集各类耐热种质资源,采取自然高温鉴定的方法,于1978年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通过省审定的菜心品种“四九-19号”。据市农科院院长张华介绍,该品种耐热性强、耐雨水、耐炭疽病,填补了夏季菜心种植用种空白,至今仍在各地广泛种植,年推广面积数十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500万亩。

  冬天温度低,菜心容易提早抽薹开花,形成俗称“牙签菜”的细小菜心,生产上损失巨大。为此,市农科院又培育出“迟心2号”“迟心29号”“迟心4号”等耐抽薹和丰产品种,让冬季菜心供应更有保障。

  推动菜心品种更新迭代

  伴随社会发展,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相较于圆叶菜心,尖叶或柳叶菜心的品质和口感更优,但产量偏低。市农科院蔬菜所负责人郑岩松表示,育种人员通过广泛引进种质资源杂交,选育出集优质高产于一身的“油绿703”菜心。该品种在西北平均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是宁夏、河南、云南和广东大型菜心基地的主推品种,占同期种植品种面积的60%以上,推动菜心从圆叶品种向尖叶品种更新换代。

  当前,主流菜心品种仍为常规种,菜心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实现品种杂优化的主要途径。市农科院经过不断努力,育成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菜心品种“玉田2号”、整齐度和产量优势突出的柳叶型杂交菜心“玉田3号”。据介绍,玉田系列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开启我国菜心品种的又一次升级换代。

  多年来,市农科院持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质创新为突破口,全方位开展菜心育种技术和方法研究,攻克了从繁种到生产中出现的大量难题,并在分子育种层面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市农科院共选育出16个菜心品种,占全国菜心审定品种总数(21个)的75%以上,推广面积在200万公顷以上,成为全国栽培菜心品种的主要源头。

  将“广东菜”推向全国

  长期以来,菜心为南方特有,在北方市场销量较小,被称为“广东菜”。如今冷链保鲜技术和运输业飞速发展,菜心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

  为加速菜心在北方市场的推广,近几年,市农科院与在北方菜场有影响力的种子企业和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积极布点示范,以多种方式共同发力推广,成效明显。2021年,市农科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当地龙头企业签约共建“宁夏菜心育种工作站”,全面开展“宁夏菜心”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共同推进菜心产业在宁夏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生产,供应全国”。如今,菜心已成为一种新的大众蔬菜在各地布局生产,年栽培面积达1000万亩。菜心的生产和消费得到空前发展,在岭南以外地区也家喻户晓,“广东菜”逐渐变成“中国菜”。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nyyw/content/post_38133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资讯网 hz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5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